《渊鉴类函》
目录:
《渊鉴类函.卷001至030.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031至060.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061至093.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094至121.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122至153.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154至190.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191至219.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220至260.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261至290.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291至322.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323至355.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356至386.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387至423.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渊鉴类函.卷424至450.总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刊本》
康熙帝是中国古代极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的右文政策无疑推进了康乾盛世的形成,大量官修类书便是他尚文的重要举措。《渊鉴类函》乃学者一百三十六人汇集前代众多类书及四部书籍而成的一个浩大文化工程。在《御制《渊鉴类函)序》中,康熙称这部集“懒祭”之大成的类书,特别有益于文人的文事,而且期望《渊鉴类函》能达到文治、道德之作为。《渊鉴类函》的编印有其实际意义与学术价值,很有研究的必要。
类函是类书之别名,如明代俞安期编《唐类函》。《渊鉴类函》即以《唐类函》为蓝本,体例上又综合《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潜确类书》、《天中记》、《事词类奇》、《山堂肆考》等十七部类书,又征引二十一史、子部、集部和杂书中的材料,并加“原”、“增”字以示区别,亦即凡《唐类函》原有之文字,在前面夹注“原”字,新增续补的引证部分则注以“增”字。《唐类函》一书只选唐以前的典故而不及唐代之后,《渊鉴类函》则博采初唐至明嘉靖年间止。《渊鉴类函》几与《古今图书集成》同时编修,但前者名气明显远不如后者,流传亦不广。
《渊鉴类函》自刻印起就流传开来,延续到民国初,之后,就大有无人问津的凄凉境况。纵观国内外,对《渊鉴类函》研究几乎还普遍停滞于基本介绍阶段,本文将着重从文本角度对《渊鉴类函》进行研究,考察其文献价值以及在类书史上的意义。
《渊鉴类函》是清代官修的大型类书,由清代张英等人编撰。全书共四百五十卷,以《唐类函》为蓝本,收罗自唐至明代的类书、总集及子史稗编,约分为:天部、岁时部、地部、帝王部、文学部、人部、政术部、仪饰部、器物部、木部、鸟部、兽部、鳞介部、虫豸部等四十五个部类。此为清康熙四十九年序内府刊本。
第一章,历代类书概述。对《渊鉴类函》之前的历代类书进行横向的与纵向的阐述,以期起到追本溯源的作用。
第二章,《渊鉴类函》编修考。《渊鉴类函》的编撰,当然离不开清初官修大型类书的文化氛围,其编修,还需要从编撰者、图书各构成要素以及类书编辑方法予以分析。
第三章,《渊鉴类函》版本考。《渊鉴类函》的版本流传不甚复杂,但它也反映出了清代刻书业的发展脉络,又较好地展示了清代三百年中官刻、家刻和坊刻三大系统的流变状况。
第四章,《渊鉴类函》体例考。对《渊鉴类函》和《太平御览》的菜部、药部在分部、序类、搜采、剪裁四个方面的比较,可见,《渊鉴类函》编撰体例得益于《太平御览》不少。
第五章,《渊鉴类函》类目考。《渊鉴类函》的类目,不是对其蓝本《唐类函》类目的简单袭用排比,而是体现了科学分类的特征,在接纳了新知之时,还隐含着当时思想上的因子。
第六章,《渊鉴类函》引文考。以《渊鉴类函》文学部引《初学记》文部为例,将更清楚地发现《渊鉴类函》引文的特点和价值所在。
第七章,《渊鉴类函》方志考。《渊鉴类函》对方志文献的辑录,有它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一方面体现在两者的编撰上,另一方面是它分类辑录了大量的唐、宋总志文献。
第八章,《渊鉴类函》文学考。《渊鉴类函》文学部之“文学”,重“文”更重“学”,文学在追求艺术化的同时,也在走向学术化,这些便成为清初文学的鲜明特点。结语。《渊鉴类函》有文化传存意义:就文本本身而言,有其文献价值,因而它不断得以流传;就文本形式而言,《渊鉴类函》的体例对当今古籍数字化的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
页:
[1]